等离子技术赋能塑料增值

VDMA与塑料橡胶机械协会联合专访:Plasmatreat董事总经理Lukas Buske谈Way2K 2025战略

Buske先生,等离子技术在推动塑料被认可为可回收材料方面起到哪些作用?
塑料是一种多功能材料,在许多行业中不可或缺。然而,许多塑料天然疏水,导致油漆、涂料或粘合剂难以附着。尤其是回收塑料,通常由混合材料构成,加工难度更大。通过Openair-Plasma®进行表面预处理,我们可以在聚丙烯(PP)等材料上实现聚氨酯涂层的长期稳定附着。这种预处理还能提升回收塑料的品质,使其能够部分替代更昂贵的高性能塑料,并促成新的材料组合。如此一来,等离子技术不仅提升了塑料的经济价值,还增强了其可回收性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,为循环经济和资源保护作出重要贡献。 

 

等离子技术如何助力减少碳足迹?
等离子技术为传统预处理工艺提供了环保替代方案。与溶剂底涂、火焰处理、蚀刻或喷砂等工艺相比,我们的Openair-Plasma®技术无需化学添加剂、昂贵气体或耗水流程,仅需压缩空气和电力即可生成等离子体。这不仅杜绝了有害物质排放,还减少了水、溶剂等资源消耗。此外,该技术采用干燥、精准且可自动化集成的在线工艺,既缩短了处理时间,又降低了仓储与运输成本,从而在整个生产链中实现节能降碳。

等离子技术如何帮助我们开拓新市场?
我们的技术在所有需要材料可靠粘接、印刷、涂层或密封的新兴领域都展现出巨大潜力。公司研发部门与销售市场团队紧密合作,能早期识别新应用场景并开发创新解决方案。重点潜力市场包括:休闲与可穿戴设备领域——等离子技术可显著改善现代材料的附着力,例如智能手表、健身手环及户外运动装备的制造。在电池技术领域同样前景广阔:通过等离子处理优化电芯表面性能,能有效提升储能设备的效能与使用寿命。此外,在电子及前端制造领域,该技术还能改善显示模组粘接、防护涂层及精密微组件的附着性能。

需要哪些创新产品与技术?
这个问题令人振奋——我们近期已向市场推出多项创新工艺与产品。在工艺技术领域,年初发布的HydroPlasma®技术可全自动在线清除有机与无机污染物(如在显示器和光学元件制造中极具挑战的指纹残留),同时能实现突破性的新型表面活化效果。在纤维增强塑料、3D打印及材料杂交领域,我们同样树立了新标杆:等离子处理可优化异质材料间的结合强度(如塑料与金属的接合),从而制造出更稳定耐用的混合部件——这对轻量化结构应用和工程粘接等领域具有决定性优势。

为何仍有用户坚持使用溶剂型涂层而非等离子技术?
尽管等离子工艺优势明显,但市场认知度仍是主要障碍:许多客户虽听说过该技术,却不了解其具体效益;同时,部分企业对工艺转换持谨慎态度。不过,随着减碳需求激增,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关注这一可持续替代方案——特别是希望降低碳排放、取代化学预处理的企业。为提升等离子体技术的认知度,我们正着力推进知识共享与协同合作:通过Plasmatreat等离子技术学院开展在线研讨会与技术培训课程,为用户提供实践指导;同时与科研院所及高校保持紧密合作,将等离子技术纳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,推动未来工业应用。我们坚信,从综合持有成本考量,该技术具有显著竞争优势。

您如何看待塑料的未来发展?
塑料在众多领域仍不可替代——其轻量化、稳定性和多功能性赋予它独特价值,但可持续性与可回收性正成为关键议题。我认为塑料行业将朝着几个方向深化发展:提升回收利用率、开发智能复合材料、优化表面功能化处理,乃至推进材料替代。例如在电动出行领域,我们正见证铝制托盘逐渐被纤维增强塑料托盘取代的趋势,这一创新案例也将在即将举办的K展上亮相。Plasmatreat的目标是通过创新技术推动更可持续、高效的塑料加工工艺,在保留塑料作为重要工业原料价值的同时,显著降低行业生态足迹。